华等参加高考的职工,纷纷上前来,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激。
秦想想点点头,慢慢品着茶,偶尔搭几句话。
食堂里的气氛燃到了最后,不知谁先唱起了歌,很快就变成了集体大合唱,歌声在充满温暖的食堂里回荡,这里没有云杉木的共振,有的是充满对未来的憧憬。
然而在歌声之中,淡淡的离愁别绪如同轻烟一般在人群中弥漫。
所有的工人们都明白,等到录取结果一出来,很多人都要各奔东西,去往天南海北读大学。
曾经过往在工厂里的一切,燃烧的锅炉房,嘈杂的纺织车间,云杉木的排练厅,食堂里的卤肉……还有美丽的秦厂长,这些都将成为记忆。
高考之后填写志愿,秦想想填了清华北大以及华东纺织大学,主打一个瞎几把乱填。
她并不觉得自己能考上清北,但是随大流,填一个。
“万一你考上清华怎么办?”黎剑知也接到了自己即将去沪市进修的确定通知,他要去的是团师班,学完了之后,他应该就会提拔成副师级别干部。
而老婆秦想想填了清华北大!“你忘了你在岛上,还有在沪市有两个厂吗?难道你想去首都再开个分厂?”
秦想想无言以对:“你真觉得我能考上清华北大?”
黎剑知:“说不定你就考上了。”
秦想想喝一口热茶:“你们对我真有信心。”
黎小胖这时候带着妹妹去挖冬日里的大包菜,特别甜,妹妹穗穗怀里抱了大白菜,还有一筐暖呼呼的鸡蛋。
“等去了沪市,没地方养鸡种菜了,得天天去市场买菜。”
秦想想跃跃欲试:“等我把食堂经营好。”
黎剑知:“……”
“我小胖团长终于毕业了吗?再也不用养鸡了?”黎小胖感到唏嘘,家里的菜地和鸡窝这些年都是他来照顾的。
“把家里养的鸡都吃了吧。”
黎小胖同志读中学,妹妹穗穗读小学,黎剑知盯着儿子,“小胖,你好像瘦了些。”
黎小胖:“妈,听见了没,以后我要多吃点,我都瘦了!”
秦想想:“……”
半大小子,这会儿全都是变成饭缸的时候,而黎小胖同志反而破天荒的瘦了,吃得多,成长消耗的也多,并且他还变得白嫩了。
“吃吧吃吧,又没拦着你吃。”
一九七八年早春,那是二月底的一个午后,春寒料峭,海风吹得缓缓,淡淡的阳光泼洒而下,带来阵阵暖意。
邮递员老陈骑着一辆二八大杠拐进长门,大嗓门叫破天际:
“通知书!飞燕纺织厂的高考录取通知书——到了!”
状元大衣 为什么要在书里写这个秦想想……
“飞燕纺织厂录取通知书——到了!”
邮递员老陈这一声喊话, 无异于平地起惊雷,整个纺织厂仿佛是被按下了暂停键,所有人的动作都顿在了那里, 就连纺织机的轰鸣声都暂停了。
随即, 人们从车间、办公室、食堂、排练厅……乌压压的人流涌现出来, 朝着厂门口跑过去。
身上还没有脱下的蓝色工装, 汇集成了一条流动着的,带着焦虑和期盼的人流。
“录取通知书来了?”
“咱们厂里有多少人考上大学?”
“我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!”
……
就跟说书人面前汇集一群听众一样, 邮递员老陈的面前也围得水泄不通, 老陈见人来了,这才从鼓鼓囊囊的随身绿色挎包里, 拿出一摞印着各大学校名称的牛皮纸信封。
这年高考不出分,只有录取通知书。
工会主席杨知夏深深吸了一口气,上前来接过这一沓录取通知书, 她的双手震颤, 像是接过了一摞千钧重担。
“快念念, 究竟谁考上了?”
杨知夏走上屋檐下的台阶,她咳嗽几声,清了清嗓子,大声道:“我念到名字的,走上前来领取……”
“杨主席, 你说要不要准备炮仗啊?来点什么仪式。”
“先别管这些了,赶紧念名字!”
杨知夏打开第一封:“周文清——清华大学!精密仪器系!”
“天哪, 周文清,清华大学!”
“哗——”人群里爆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和欢呼,第一个就是清华大学,在热烈的掌声中, 周文清踉跄地挤过人群,他的手指激动而颤抖,当印着清华园校门的信封被他攥在手里时,他的眼睛里泛出薄泪,并且朝着人群中秦想想所在的方向敬了一个礼。
他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读清华大学,要不是有了秦厂长,有了养猪课堂……秦厂长简直就是他的再造父母。
“赵红梅,浙大!数学系!”
人群中又是热烈的掌声,周红梅和身边的女工们欢呼抱在一起。
“红梅,就知道你一定会考上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