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悦把姜宸宇带上了,同时颁布了统一后的第一道圣旨,立姜宸宇为太子,这圣旨一颁布还有些大臣相反对的,但是他们看那些大佬老神在在的都没意见,他们也就把话憋回去了。
第一次朝会姜悦将全国军队按照后世华夏分为了五个战区,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实际上都脱离了朝廷的控制,只能驻扎在附近的地方。
目前国内刚统一,姜悦打算先恢复一下国内的经济、民生,第一个五年计划清除一下残余势力、土匪,然后建军工厂,修路,造船等,姜悦打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,工业水平要到达后世华夏4、50年代的水平吧。
五年之后,发展要比姜悦想的慢了一些,政治军事经济水平到了民国时期的水准,没有想象中的快,第一个五年计划可以说没有完成,主要是这五年姜悦逐步减少了傀儡的干预,任用了本土世界的臣子,等他们转变就花费了不少时间。
这五年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,姜悦复刻了985工程,新建了39所重点大学,作为原本教育体系的进阶补充,小学高中就更多了。
民生方面菜篮子工程在五年计划结束后,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500个,城乡集贸市场已达21万个,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2000个,初步形成了全国大市场、大流通的新格局。
交通方面的发展也挺大,各大城市铁路基本上已经能互通了,主要是姜悦舍不得用自己人,太累了,过几年就要对外扩张了,占领地盘后原有的人正好用来修路,这样不用学白起坑杀俘虏了。
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后,姜悦开始了对外的扩张,这一次的动作很大五个战区几乎是同时出动,其中北部战区的动作最快,兵分两路一部分打建州女真,一部分跨过鸭绿江攻打高丽,短短一个月就达到了平壤。
不是不往下打了,而是倭寇发兵支援了,不过这点抵抗也没有什么用,仅仅是浪费了军队的一些弹药罢了,半年时间高丽全境就被占领了,被俘虏的人一部分留着在这边修建铁路,一部分拉回来华夏本土修建铁路等工程,可谓是物尽其用。
笑傲江湖报仇后下线的路人甲(完)
国内选拔了一些官吏前往高丽,“书同文”、“车同轨”、“度同制”、“改币制”、“统一思想” 都给安排上了,她可不想后世子孙学那么多语言了,多麻烦啊,学汉语就行了。
北部战区发力的同时其他战区也没闲着,海军都把那扶桑给占领了,姜悦本来是想把人都给嘎掉的,但是被朝堂上的人集体反对,最后没办法只能往死里用,修铁路修公路修水利修码头,优先使用那边的人。
第二个五年计划后,现在的华夏比后世的华夏地盘更大,交趾、高丽、扶桑、外蒙都成了华夏的领土,不是姜悦不能获得更多土地了,对外征战已经五年了,是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,也没有那么多底层官吏能派出去。
培养人才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,对外扩张的这五年国内也没闲着,姜悦甚至把公务员考试制度都弄出来了,宪法和刑法、民法典等法律的雏形已经再试用了,这几年道路水利码头的修建也是一天一个变化,真要有穿越者过来,乍一看还以为来到1960年了。
科学院也建立了起来,以后关于研究的事姜悦都不想插手了,傀儡已经全部撤回了,以后得发展就全靠华夏自己了,虽然前期走的可能会慢一些艰难一些,但是想成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,这个过程是一定要有的。
第三个五年计划不再对外扩张,而是巩固现在的战果,国家发展的重心放到了民生经济军事这些方面,姜悦也把重心放到了教导姜宸宇身上,一些小事她现在已经不出面了,都是由他出面办理的,皇后也给他找好了,孩子都有两个了,是时候要挑起大梁了。
其实国家发展到现在,皇帝的权利已经被削弱很多,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,之后的子孙要是没能力的话,被架空是很有可能的,再被供起来和成为天龙人这两个选项中,姜悦还是偏向于被供起来,所以她也不打算留下什么超凡手段。